记者 蔡宇丹
今年“五一”,2.74亿人次国内游大军,为各大城市出了一张考卷。
各地旅游收入接连曝光,有的地方赚得盆满钵满,有的地方被自己人骂上热搜,全国景区“排队榜单”位次变化说明,风向变了!
(相关资料图)
“促消费”这三个字背后,中国社会正在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。2.74亿人次出游,你做好准备了吗?这么大流量接得住吗?你的产业结构接得住吗?
“五一”假期,记者从济南出发,沿山西、河北一线进行了自驾游,谈点个人体会。
一、这座城市为什么被本地人吐槽了
山西旅游资源丰富,光5A级景区就有10个,还有纵横3000年历史的古塔、古寺、古城、古院落。那么,这一波旅游旺季,山西做好准备了吗?
4月30日,山西新闻网发布了一条《大同7家酒店民宿涉嫌价格违法被立案调查》的消息,在这则消息中,大同市市场监管局再次重申,不得价外加价,不得对预定客房任意加价销售,并在文末附了投诉电话。
但即便标出投诉电话,也架不住来的人太多。
5月1日早上9点,通往云冈石窟景区的道路堵得一塌糊涂,短短3公里路开了近1小时,好不容易到了景区,上厕所也要排队。但也不是没有惊喜,停车场居然是免费停车。
停车难如厕难还不是最难,关键是住宿难。
4月30日,记者到达大同时,包括大同在内周围几个城市的房价均涨了五六倍。在互联网平台,大同酒店房价均已过千,和上海不相上下,并且都已“满房”。
距离大同40公里的怀仁,也是一房难求。怀仁逸居宾馆网上标价113元,但点进去后显示“满房”,记者现场询问时,对方表示只剩一间房了,要600元,最后,在一处洗浴中心找到了一处没有涨价的住房。
当然,旅途中处处有惊喜,在这座热心的洗浴中心,还免费体验了一回三四十年前在中国流行的公共澡堂洗浴。
早上出洗浴中心,看到不少游客。今年“五一”,洗浴中心替补救场,“团购洗浴票+过夜票”很流行。
事实上,旅游热点城市乱涨价、宰客现象并不鲜见。“五一”期间,太原文旅发布的“太原欢迎你”的宣传视频中,1万多条评论中,吐槽最多的,反倒是本地人。
有云冈石窟这座世界文化遗产放这里,太原节假日被挤爆,早不是新闻了。为什么这一次本地人坐不住了,要忍不住说几句?
没有对比就没有“伤害”。人家可以,为什么你不行?
“你为什么提前不做好准备?”本地人说这句话背后,是对城市治理能力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的一次追问。
今年为什么烧烤突然火了?既不具有稀缺性,也不属于新发明,更不是时尚代表,这么多人到底去体验什么呢?
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追问的问题。
2.这就是一场产业转型
太原有云冈石窟,太原也是一座煤城,一座典型的资源型城市。
早在2006年,太原作为一座能源重工业城市就开始了漫长的转型之路,这和淄博有相似之处。2017年,环保风暴下,淄博支柱产业建陶业产能被砍去大半,淄博由此开始了艰难的凤凰涅槃之路。
这样的转型有多难?
记者从怀仁前往云冈石窟景区的路上拍摄的,重型卡车来来往往,煤城痕迹明显。
从一煤独大转向服务业占优,上面这两张图,反映出太原产业结构调整的速度和节奏。
从生产型社会转向以消费拉动为主的消费型社会,大道理都懂,但怎么转?文旅产业能不能搞得红红火火,就是一张考卷。
这张考卷由众多细节构成,一个细节做不好,就会招骂。
在云冈石窟,记者见到很多“二三名旅行者+一名导游”这种组合的深度游。一个导游说,魏孝文帝的学习能力非常强,很会“当翻译”,他努力将汉文化“翻译”给鲜卑贵族。而云冈石窟造像外观变化,生动展示了来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如何汉化的过程。
导游指着云冈石窟大佛左肩的小翻领说。
这样的推广“文案”,让两位年轻的旅行者会心一笑。
当前,新国潮文化在Z世代中流行一时,国潮、国风成为新时尚,如何将云冈石窟的历史文化“翻译”给年轻一代?从故宫、敦煌到云冈石窟,都面临这样的拷问。
在景德镇御窑博物馆,从博物馆外型设计,藏品展示,周边文创,都在生动地讲述瓷都历史,包括把雍正年间“史上最牛督陶官”唐英,也被景区介绍包装为“最佳打工人”。
在敦煌市博物馆和敦煌石窟文物保护研究陈列中心,你能看到有关莫高窟所牵连的数千年历史,包括怎么造像,怎么创作壁画,用的什么颜料,这些珍贵的颜料通过哪些国际贸易通道运到敦煌……活生生的历史展现在你面前,让参观者沉浸感满满。敦煌博物院还和腾讯合作,推出了“敦煌诗巾”这一爆款文创产品。
这些模范生的所作所为让你看到,这些景区煞费苦心,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,要把自己变成“爆红体质”,就是要和年轻人拉近距离,让他们感兴趣,主动去传播。
因为,年轻人是流行文化最活跃的发酵者,从重庆、西安、长沙乃至最新晋位的网红城市,无不说明了这个道理。
搞旅游,你学会博取年轻人好感了吗?
敦煌莫高窟不光运用数字技术“复活”敦煌壁画,并且将数字技术进行了更广泛应用,制造3D电影,让观者更具沉浸感;在“数字敦煌”官网上,你能找到感兴趣的素材,进行创意和设计。
有了“数字敦煌”,这些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,你想怎么看就怎么看,想看多久都行,想放到多大看都随你,还有各种详细介绍,不需要花钱请导游,也不用人挤人。
这就是产业升级,你做了吗,做到位了吗?
在云冈石窟周边产品中,这款被标注为“魏孝文帝喜食零嘴”的北魏羊羹,一盒520克,售价180元。
很高大上,但无人问津,因为性价比太低了。这个细节展现了促销费的核心,不管是重庆还是淄博,高性价比的旅游体验,是这些城市深得人心的核心。
“失去低价优势,其他一切竞争优势都为零。”这是刘强东去年11月在内部会议上说的一句话。电商平台的竞争重武器,同样适用于文旅产业。
生产型社会大多和B端打交道,而消费型社会更多和C端打交道。
多年来吃惯了煤炭红利,不把C端思维摸透,不构建服务C端的思维和城市治理机制,怎么建设消费型社会?
3.千年木塔如何“变现”?
一座千年木塔又该如何“变现”?这是应县木塔的“难题”。
山西应县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也是最古老的木塔,身高67.31米,比济南超然楼还要高16米,建于1056年,塔身倾斜但屹立千年不倒。
这样一个堪比比萨斜塔+“世界之最”的地位,应县木塔是不愁流量的。自2010年起,应县木塔除一层外就不再对游客开放了,木塔周围也再无其他遗存。
那么,应县木塔挣什么钱?
卖门票显然走不通,应县木塔长得太高,即便圈起来,也不耽误人看,不像壶口瀑布,砌上围墙,游客就必须掏钱看母亲河。
记者在景区大门口观察了半天,花50元买门票进去看的游客很少,大部分游客站在大门外拍一张木塔全身照,打卡走人,但在应县木塔逗留短短一个小时,很多游客觉得挺有看头的。
记者在现场正赶上了一场“文化惠民,免费送戏”活动,应县木塔围墙外的广场,有剧团正在表演晋剧《穆桂英挂帅》,浓厚的山西风情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驻足观赏。
附近美食街人气十足,卖的山西凉粉、山西醋、传统木雕等特产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。“一碗凉粉5元,真是良心价。”一位北京游客感叹。
在景区附近停车时,不小心蹭了一辆“晋F”,不料,对方不光没发火,还热情地给记者打手势,引导停车,再一次感受到当地淳朴的民风和人情味。
这种氛围,不是谁管一管或者策划一下就能搞起来的,在旅途中收获很多善意,这是一种美好的体验。
应县木塔,“变现”的是游客的好感。一个细节是,山西哪里都有卖醋的,这样的好感,让游客感觉不在应县买几桶醋,就对不起淳朴的应县老百姓似的。
当然,千年木塔自然有故事可讲。
比如,1920年代军阀混战时,这座木塔身中200多发枪弹也未被打倒;1978年唐山大地震时,这座木塔遭遇4级地震安然无恙;1933年,梁思成到应县去测绘木塔,和同伴为应县木塔画的立面渲染图和总剖面图,被行业视为中国古代建筑测绘的巅峰之作;甚至这座木塔为什么存续千年震不倒?如今同比萨斜塔一样倾斜严重,怎么给它“治病”,都可以引发话题讨论……
怎么把千年木塔的故事讲出来、讲好?不妨学学林徽因。
1933年,林徽因因故未随梁思成到应县考察,但她把梁思成和她通信中提到的应县木塔的考古情况,陆续写成随笔,发表在《大公报》上,引发了当时社会对于应县木塔历史保护的关注。
想想那个年代,应县木塔都能靠林徽因流量加持,随笔“直播”而走红。时间过去90年,事实证明,走红的道理还是一样的,只是讲法不一样了。
4.有资源的没流量的怎么火?
张家口的经济总量不到2000亿,在河北排最后一位,但旅游资源却十分丰富。
讲历史人文,张家口是中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的终点。张家口宣化古城,是拱卫北京的第一府,明清时期是京津冀晋蒙的交通枢纽和商贸重镇;怀来鸡鸣驿古城,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,规模最大的邮驿古建筑群,慈禧西逃时曾在此住过一晚。
讲自然风光,张北草原天路号称中国版66号公路,有亚洲最大的有机牧场,这里出产的羊肉远近闻名。
但这也是当下很多城市的一大困惑:我也有不少旅游资源,但别人也有,到底该怎样我才能红起来?
当下不是草原天路最美季节,但也吸引了不少自驾游客,出了张北草原天路就到张家口了。本想着这里畜牧业发达,应该能敞开怀吃烧烤,但事实证明,畜牧业发达,牛羊肉鲜美,并不等于烧烤业也红红火火。
前者是一产,后者是三产,一产资源好,底子硬,并不等于三产搞得好,搞出特色,搞出全国名气来,中间要嫁接各种资源。
记者来到张家口的打卡地老火车步行街想找点烧烤吃,这个步行街2021年开街,售卖各种网红食品,烧烤摊也有,但并不突出,人很多,面对这样一条街,就好像对着一张“网红脸”,突然间就失去了逛吃逛吃的兴趣。
宣化古城,仅剩四座门楼,通票35元;鸡鸣驿古城,2020年复建,门票50元。
想要怀古,只能上网搜,站在空荡荡的城墙上,不由感叹,门票经济害死人!
再去鸡鸣驿古城,绕城一转,不花这个冤枉钱了。
回程时路过沧州,特意绕到河间市吃了驴肉火烧,按照大众点评指示,搜到这家排名河间驴肉火烧第二名的特色店,结果到饭点了,却没几个来吃饭的。
这里的火烧烤得金黄酥脆,驴肉也好吃。可惜,流量为王的时代,搞好注意力经济,才有钱赚。
虽然没有外地游客,但沿街两边的烧烤摊却人气鼎沸,很有烟火气,路边停了一溜“冀J”车,挣的是本地人的钱。
2.74亿人次出行,说明“促销费”大有可为,但哪里火哪里不火,哪里挣着钱了哪里接不着单,都不是没由来的。
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。向消费型社会转型,任重道远,但模范生已做出榜样。
新闻线索报料通道:应用市场下载“齐鲁壹点”APP,或搜索微信小程序“齐鲁壹点”,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!
标签: